6月3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天津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处处长赵文喜表示,近年来,本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蓟州区、西青区王稳庄镇、西青区辛口镇、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宝坻区潮白新河流域5个申报主体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蓟州区以“生态+文旅”模式激活“美丽经济”。高端民宿蓬勃兴起,体旅、农旅、商旅、学旅深度融合。
宝坻区以“生态+农业”模式谱写乡村振兴乐章。“三辣”产业蒸蒸日上,走出“因水而兴、因绿而富”之路。
西青区王稳庄镇积极探索“生态+复合产业”模式,依托万亩稻海开发稻香农谷、稻田画等旅游项目,走出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之路。
西青区辛口镇以“流域、区域水环境治理+生态农业”为基础,作为“沙窝萝卜”之乡和“菜篮子”基地,不仅培育特色农产品,还建设有沙窝萝卜文化馆,举办文化节,发展电商销售等新业态。
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依托“生态+低碳城市”模式,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典范。
赵文喜表示,本市还以乡村“两山”建设为小切口,持续培育“生态+美丽乡村”模式多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蓟州区郭家沟村创新采用“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农户参与+专业资本”模式,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民宿山水游园”休闲格局。西青区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辛口镇第六埠村,以“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打造“水上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产业格局。武清区粜粮务村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起从种植到电商的全产业链,成为现代都市农业标杆。津南区八里台镇西小站村以“绿色生态”为基、“红色基因”为魂、“传统文化”为翼,打造“党建+文旅+低碳”模式。(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摄影 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