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1+6+N”规划体系建设——“1”是《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6”是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牡丹、祖源、红色、黄河、乡村旅游6个专题规划,“N”是在此基础上编制印发的一系列县区文旅规划。
抓好“5+N”政策体系建设——“5”是出台《菏泽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夜间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菏泽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意见》《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N”是各县区出台的系列政策和推动方案。
力求在工业旅游、研学游、医养健康游、体育旅游和夜间旅游5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全力繁荣发展菏泽夜间文化旅游经济。择优推荐部分县区申报创建山东省夜间文旅经济集聚区。
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建设旅游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文旅功能,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空间。
立足红色、黄河、牡丹、祖源、水浒、非遗等品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牌文化旅游资源,建立完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库。
围绕方特文化科技创意产业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园、市博物馆新馆、定陶花舞世界、成武郜城水街、巨野金山地质公园、郓城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鄄城尧帝陵文化旅游风景区等重点项目,建立领导包保推进机制。
重点创树一个文旅融合总体品牌和戏曲、群文、文物、消费、阅读等若干个单项品牌,逐步形成“1+N”的文旅品牌体系。
■充实完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题规划》,以“黄河精品文化旅游带”和“黄河故道精品文化旅游带”为发展轴,策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打响“黄河入鲁第一站”品牌。
■筹划举办第二届“乡风墨韵”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菏泽市美术馆开馆展等一批高层次美术大展。
■开展全民阅读“七进”活动,打造“春暖花城·书香菏泽”读书月、“曹州大讲堂”等全民阅读品牌。高水平承办好“2020山东书展”。
■市文化馆新馆、市美术馆新馆、市地方戏曲传承中心、张得蒂雕塑艺术馆投入使用,市博物馆新馆加快突进。
■力争“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场次不低于辖区行政村数量,全年送公益电影下乡不少于65000场、进福利机构不少于2000场。
■评选一批“非遗小吃”,做好非遗+旅游文创大赛、非遗旅游线路打造等工作。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菏泽日报电子版牡丹晚报电子版菏泽日报在线读报牡丹晚报在线读报